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023年10月18日,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

 

 

各位国际组织负责人,

 

 

各国代表,

 

 

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10年来,我们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举办3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合作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把规划图转化为实景图,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
“一带一路”合作从硬联通扩展到软联通。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导原则。


10年来,我们致力于构建以经济走廊为引领,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网为依托,涵盖陆、海、天、网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推动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奔行在铁路上的列车,驰骋在公路上的汽车,联通各国的空中航班,劈波斩浪的货轮,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


一座座水电站、风电站、光伏电站,一条条输油、输气管道,越来越智能通达的输电网络,让能源短缺不再是发展的瓶颈,让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梦想得以点亮,成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绿洲、灯塔。
现代化的机场和码头,通畅的道路,拔地而起的经贸产业合作园区,催生新的经济走廊,激发新的增长动力,成为新时代的商贸大道、驿站。


精彩纷呈的文化年、艺术节、博览会、展览会,独具特色的鲁班工坊、“丝路一家亲”、“光明行”等人文交流项目,不断深化的民间组织、智库、媒体、青年交流,奏响新时代的丝路乐章。


新冠疫情暴发后,“一带一路”成为生命之路和健康之路。中国向各国提供了上百亿个口罩和23亿剂疫苗,同20多个国家合作生产疫苗,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抗击疫情作出独特贡献。中国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也得到70多个国家的宝贵支持。


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过去10年取得的成绩弥足珍贵,经验值得总结。


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内陆地区从“后卫”变成“前锋”,沿海地区开放发展更上一层楼,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无论是中国对外投资,还是外国对华投资,都彰显了友谊和合作,体现着信心和希望。


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只要各国有合作的愿望、协调的行动,天堑可以变通途,“陆锁国”可以变成“陆联国”,发展的洼地可以变成繁荣的高地。经济发展快一些的国家,要拉一把暂时走在后面的伙伴。只要大家把彼此视为朋友和伙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成就,赠人玫瑰则手有余香,成就别人也是帮助自己。把别人的发展视为威胁,把经济相互依存视为风险,不会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快。


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我曾经讲过,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不搞意识形态对立,不搞地缘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团政治对抗,反对单边制裁,反对经济胁迫,也反对“脱钩断链”。


10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我们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为子孙后代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世界现代化应该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互利合作的现代化、共同繁荣的现代化。前行道路上,有顺境也会有逆流。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行动导向,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在这里,我愿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
一、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中方将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办好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会同各方搭建以铁路、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加快陆海新通道、空中丝绸之路建设。


二、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方将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同更多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主动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深化国有企业、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中方将每年举办“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未来5年(2024-2028年),中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有望累计超过32万亿美元、5万亿美元。


三、开展务实合作。中方将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各设立3500亿元人民币融资窗口,丝路基金新增资金800亿元人民币,以市场化、商业化方式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本届高峰论坛期间举行的企业家大会达成了972亿美元的项目合作协议。中方还将实施1000个小型民生援助项目,通过鲁班工坊等推进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并同各方加强对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和人员安全保障。


四、促进绿色发展。中方将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加大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支持,继续举办“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建设光伏产业对话交流机制和绿色低碳专家网络。落实“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到2030年为伙伴国开展10万人次培训。


五、推动科技创新。中方将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未来5年把同各方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扩大到100家,支持各国青年科学家来华短期工作。中方将在本届论坛上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愿同各国加强交流和对话,共同促进全球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发展。


六、支持民间交往。中方将举办“良渚论坛”,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在已经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艺术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联盟的基础上,成立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继续实施“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


七、建设廉洁之路。中方将会同合作伙伴发布《“一带一路”廉洁建设成效与展望》,推出《“一带一路”廉洁建设高级原则》,建立“一带一路”企业廉洁合规评价体系,同国际组织合作开展“一带一路”廉洁研究和培训。


八、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中方将同共建“一带一路”各国加强能源、税收、金融、绿色发展、减灾、反腐败、智库、媒体、文化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继续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成立高峰论坛秘书处。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让我们谨记人民期盼,勇扛历史重担,把准时代脉搏,继往开来、勇毅前行,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祝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来源:新华社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angwen.net.cn/?p=1050

Like (0)
Previous 2023年10月18日
Next 2023年10月18日

相关推荐

  • 深圳市会展业将于5月底重启!

    受本轮疫情影响,深圳会展业已暂停4个月。近期,全国疫情呈波动下降趋势,多地聚集性疫情也得到有效控制。深圳市也已清零多日,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情况下,深圳市会展业复苏迎来曙光。 近日…

    要闻 2022年5月5日
  • 今年天津市计划办展79场 同比增加约36% “北方会展之都”接单忙

      3月初,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以下简称国展中心)今年首展——2024春季·碧海钓具产业博览会开展。3000余家厂商到场参展,累计参展观众约15万人次,人气交易两旺。   近年来…

    要闻 2024年4月11日
  • 重庆与天津将共同主办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6月12日,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天津举行。记者从现场获悉,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将与世界智能大会合并成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

    要闻 2024年6月13日
  • 引领会展业智能转型 厦门国际博览中心成智慧场馆新标杆

      央广网厦门8月24日消息(记者吴馨骅)过去参加展会,展商及观众常要在入口处拍摄一张展区图,再按图索骥寻找具体的展位;而如今,智慧导航和AR导航不仅能轻松指引快速抵达,甚至能通过…

    要闻 2024年8月26日
  • 享文初展-延期通知

    因近期新冠疫情持续在全国扩散蔓延,形势严峻,为进一步落实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参展商及观众安全和展会效果,各地多场展会确认延期举办,具体时间待官方另行通知。  一、北京 …

    要闻 2022年3月24日
  • 拉美地区最大的消费电子展,举办

    2023年圣保罗国际消费类电子及家用电器产品展览会(简称“圣保罗消费电子展”)日前在巴西圣保罗泛美展览中心举行。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消费电子展会之一,本届展会共有700多个品牌的上万…

    要闻 2023年7月17日
  • 我国将持续完善新领域新业态专利审查标准,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12月26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将持续完善新领域新业态专利审查标准,综合运用多种审查模式,助力绿色低碳技术和未来产业领域专利申请获权,为绿色…

    要闻 2023年12月28日
  • 中国加快形成,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展会矩阵!

    11月以来,各地持续促消费活动举办、第六届进博会等国家级展会召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擘画金融工作高质量发展路线图……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以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持续复苏的势头愈发明显。…

    要闻 2023年12月1日
  • 中国云体系联盟协办2023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大会

    2023年11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联合盐城市人民政府、盐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盐城国家高新区以及中国云体系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23中国电子信息…

    要闻 2023年11月30日
  • 三亚国际文化会展中心一期项目开工

      日前,三亚国际文化会展中心一期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内容包括文化景区、商务会展、特色商业等。据悉,该项目预计2026年底建设完成,建成后将为市民游客提供一站式文旅体验。   据了解…

    要闻 2024年4月7日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