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进博会在上海全面线下举办,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将齐聚本届进博会。进博会火热的背后,是中国展览业的全面恢复。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9月,境内专业场馆共举办各类展会3248场,同比增长1.8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32.4%。
展览业呈现全面恢复态势
展览业是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2023年以来,商务部会同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线下展会加快恢复发展。前三季度,我国境内展览市场需求旺盛,展览规模大幅增长,展览业呈现全面恢复态势。
商务部统计显示,1—9月,境内专业场馆共举办各类展会3248场,同比增长1.8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32.4%。其中,大型展会1908场,同比增长2.3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56.9%;展览总面积76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51.5%,已超过2019年全年展览面积。
已经开幕的进博会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搭建了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和开放合作的国际平台,受到全球各界人士普遍欢迎与认可,各方参与进博会的热情高涨。主办方透露,本届进博会将迎来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已有超过3400家参展商和39.4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百余名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全球总部高管已确认来华参加进博会,规模创新高。统计数据显示,前五届进博会共展示超过20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
下一步,商务部将持续创新优化政府服务,加快制订出台推动展览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总结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优化展览业发展环境,以高质量展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各城市角逐城市会展业“竞争力”
随着中国会展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城市会展业已经从传统的展览展示向会议、论坛、节事、活动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10月底,2023中国会展城市产业合作大会上发布了2022年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2022年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别为广州、北京、深圳、成都、上海。相关消息显示,此次城市展业竞争力指数采集到符合统计标准的有效样本城市105个,设置了宏观环境、产业发展、企业、会展基础设施、城市会展综合服务等五个一级指标,综合考察城市会展业竞争力。同时,基于会展业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更加着重考察城市会展业的竞争力,增加了会展企业竞争力、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与城市会展业综合服务竞争力三项评估指标。
相关研究指出,当前,城市间会展业发展正从“竞争”走向“合作”,跨区域合作成为共识。今年也是城市各种相关支持政策、行动计划频出的一年,长远来看,展城融合才是城市会展经济发展的关键。
来源:长江商报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angwen.net.cn/?p=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