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运营是会展中心收入的大盘,许多中小城市会展中心的收入主要来自场馆租金。收入构成单一、效益偏低的问题,已经成为中小城市会展中心运营的痛点和难点。
思路决定出路。笔者认为,中小城市会展中心的运营思路应当从“单一的房东经济”向“多元的平台经济”转变。
中小城市会展中心的经营的四个阶段
开关式经营:是指在中小城市特有的“专门为某个项目建馆”的现象,一年一次开馆,项目结束就关门。这一阶段的会展中心管理者准确地说连房东都不是——常年闭馆,展期临时抽调人手,日常仅存几个人维护最基本的安全和卫生状况,没有专业的运营团队持续管理。
房东式经营:是指会展中心运营团队仅负责场地出租和设备提供,这也是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城市会展中心的常态。虽配备了保安、清洁工、设备维修员等基础工作人员,但服务针对的还是建筑本身的管理和维护,没有能够支撑会展项目的专业服务内容。相应的主办方活动期间需要承担部分本应由会展中心运营团队负责的工作,既增加了组织风险,又增加了活动成本。
公司式经营:是指会展中心运营团队除了日常管理场地外,还具备稳定开展其他业务的能力,最普遍的业务类型为会展活动组织。如柯桥轻纺城会展中心、余姚塑料城会展中心、温岭会展中心、永康会展中心等,这些中小城市会展中心的规划落地,高度匹配了当地具有城市特色、产业特点的展览项目的发展需要。政府的会展工作意图需要委托公司来执行,因此会展中心的运营团队既是场馆的管理方,也是政府重大会展项目的操盘手。
平台式经营:建立在追求增量拓展的“公司式经营”基础上。会展中心运营团队作为政府会展职能的延伸,应当承担起促进政府与市场、会展产业与其他产业、本地资源与外地资源交流的平台功能,助推当地会展业的发展,在取得阶段成功后回报社会。
纵观现状,中小城市会展中心运营能够达到“公司式经营”的阶段,已经是较好的经营状态,其发展经验值得总结与推广。展望趋势,“平台式经营”是对于资源整合更合理、运作效率更高效、对外发展竞争力更强的中小城市会展中心运营模式的期待。
跳出“房东”的身份成为主办方的合作者
中小城市的会展中心一般都是由城市政府投资的、唯一的城市会展公共设施,具有垄断性。因此,会展中心的管理与服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的会展水平,会展中心做得不好,城市会展形象也会受到影响。
作为城市会展业对外的窗口,会展中心运营团队要提高自身的经营服务水平,跳出房东的身份成为主办方的合作者。除了物理空间的提供外,还能够利用主场优势和当地资源为客户提供升级服务,帮助会展企业提高项目规模、品质、效益。以优质的服务作为会展中心提升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手段,达到展馆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的效果。
会展中心是会展人才聚集、资源交汇、信息交流的天然平台,城市会展营商环境的提升,也能够为运营团队带来更多的潜在的项目与客户。在会展中心经营服务过程中,运营团队应当积极与政府对接,有意识地发现本城市会展经济发展中的掣肘、难题等,并在实践中摸索问题、收集需求、提供有效建议,助力城市形成更好的办展环境,最终实现行业反哺。
中小城市会展中心如何搭建内容更加丰富的会展平台?笔者提出:会展中心的“四大平台功能”——推广平台、孵化平台、培训平台、服务平台,下期探讨。
供稿:中小城市会展 (作者系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中小城市会展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angwen.net.cn/?p=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