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实融合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我市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壮大数字产业规模,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

 

数实融合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信都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处处洋溢着数字智能化的气息——

 

智能手臂机器人进行钢坯喷号作业;识别钢坯标识解析,跟踪炼钢到轧钢全过程;智能表检系统自动检验钢卷质量……依托物联网射频识别、5G等技术,该公司成功打造数字智能化钢企,实现了管理的全面升级和数字化全面转型。

 

近年来,我市积极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工业经济数字化转型。市工信局通过谋划数字化转型项目、完善平台体系建设、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助力提升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积蓄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以数实融合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锚定智能制造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龙头骨干企业正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走进平乡县好孩子北方工业园区,只见工作人员正通过企业自主开发的数字化系统查看整个产品生产流程。如今,企业生产效率提高46%,良品率达99%以上。

 

改变源于公司启用全智能化管理模式,无论是接订单、采购配件、车间制造,还是仓储物流,全部实现了线上操控。

 

为加快提升智能化水平,我市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化装备改造,借力政策杠杆,推出系列举措,加快冶金矿山装备、高端精密轴承、玻璃深加工等9个传统优势产业链提质增效,从智能化改造、绿色工厂创建、实施差异化环保政策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对25条重点产业链实行“链长+链主+专班”工作机制,协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产业链优化提升,打造了一批智能制造集成商、标杆企业、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累计培育省级数字化车间27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优秀场景7个。

 

如今,一大批企业主动拥抱大数据智能化,逐步形成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引领战略转型、组织变革、管理创新的新机制,智慧触角在各个角落越扎越深。全市每年推动2500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推动6500余家企业上云。与此同时,我市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开放数据资源,提升上下游协同效率,带动其他企业融入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实现“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目前,我市龙头企业大多建设了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尤其是钢铁、水泥、玻璃、装备制造等产业内龙头企业。

 

做强优势产业

壮大数字产业规模

 

日前,我市河北盛世博业科技有限公司“虚拟现实助力大众冰雪运动”案例入选国家虚拟现实先锋应用案例,实现了我市数字产业化案例入选国家级案例“零的突破”。该案例中,虚拟现实冰雪教室利用VR技术打破空间限制,实现一对多VR冰雪运动授课,为师生提供多感官体验,有助于打破传统冰雪授课的客观环境限制,便于推广和传授冰雪运动知识。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数字产业化,围绕做大做强光伏优势产业,加快布局发展现代通信、虚拟现实、大数据和云计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新型储能等产业,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促进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壮大。

 

晶澳(邢台)太阳能有限公司今年新投产年产5GW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一车间年产5GWDeepBlue4.0太阳能电池组件升级改造项目,使得产品产量提升,公司组件营业收入增长。受市场环境整体向好影响,邢台纳科诺尔精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池极片轧机市场需求量增加,生产效益较好。新河县河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今年实施新型环保节能蓄电池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改造后各类电池日产量将由7.4万只增长到8.5万只,预计今年公司产值仍将增长10%以上。

 

优势企业发展持续向好带动行业电子产业发展,从市工信局获悉,1-10月,全市68家入统电子信息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34.77亿元,居全省第三,同比增长14.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322.99亿元,居全省第一,同比增长1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11.78亿元,同比增长49.7%,居全省第一。

 

夯实数字底座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支撑。

 

日前,我市龙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龙星化工5G工厂”项目入选国家级5G工厂名录。通过“智改数转”,龙星化工运营成本降低10%,生产效率提高15%,资源浪费减少6%,能源利用效率提升5%。为不断丰富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我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5G+工业互联网”工程,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网络基础设施支撑。目前,全市5G基站数量达到12192个,各县(市、区)主城区基本实现全覆盖,10GPON及以上端口达到94439个,产业园区实现光纤万兆入园,光网城市基本建成,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完成无线网络、固定宽带网络、大型数据中心及相关系统的IPv6升级,不断夯实数字经济底座。

 

在智能制造过程中,工业互联网不可或缺,而标识解析体系是支撑互联互通的“神经中枢”。中钢邢机公司建设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已具备为行业企业提供工业标识数字化服务能力,全面进入商业运行阶段。目前,该二级节点平台已服务于70余家企业,标识注册近60万条、标识解析量已达3000万次,助力平台服务企业快速实现数据和业务上云,为国家提供了安全、稳定、高效、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关键基础系统。德龙钢铁公司的“德龙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中钢邢机公司的“钢铁和冶金设备工业互联网平台”两个平台入选河北省首批17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眼下,我市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向实践深耕迈进,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

 

今后,我市将继续加快各级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在钢铁、装备制造、电线电缆等重点行业领域的融合应用,构建面向行业、区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特色产业集群提供数字化支撑服务。

 

 

来源:澎湃新闻:邢台发布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angwen.net.cn/?p=1198

Like (0)
Previous 2023年12月5日
Next 2023年12月5日

相关推荐

  • 陕西会展业定规立范 两项服务标准发布

      展览会主办方如何更规范的进行现场服务?会议活动期间,可提供的配套服务都有哪些?作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分支,会展已经深入城市生活,这些让人眼花缭乱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

    政策 2023年10月10日
  • “外资24条”59项举措已完成10项 商务部等将继续推动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本报讯 记者邵志媛报道 “总体看,‘外资24条’超过六成的政策举措已经落实或者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超过九成的受访外资企业对我们的评价还是比较好的。”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

    政策 2024年3月21日
  • 成都:2022年将实现会展业总收入1280亿元。

    3月15日,成都市会展产业建圈强链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日前正式印发《成都市会展产业建圈强链十大行动》(以下称《十大行动》),提出2022年成都将实现会展业总收入1280亿元。通过“建…

    政策 2022年3月15日
  • 商务部: 支持企业境内外参展营销

    8月31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外贸顶住多重压力,在国际市场需求回落的大背景下,1-7月进出口以人民币计(下同)增长0.4%,总体实…

    政策 2023年9月1日
  • 济南市发布相关帮扶会展业政策

    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济南市发布了应对疫情冲击助企纾困若干政策。市企业服务中心牵头责任部门细化政策落实措施,集成汇总形成服务指…

    政策 2022年4月22日
  • 北京出台措施促进会展业发展 最高奖励达100万元

      本报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王洲)北京市商务局近日印发《关于申报2024年促进我市会展业发展奖励项目的通知》,旨在推动展会提质增效,促进北京会展业的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

    政策 2024年6月21日
  • 江西支持延期举办商业性展会 主办方可获补贴

    享文初展-会展社从江西省商务厅获悉,江西省商务厅本月印发《关于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促进商贸流通领域复商复市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暂停举办的商业性展会…

    政策 2022年4月6日
  • 商务部将重点推动消费持续扩大

      经济日报北京1月8日讯(记者冯其予)1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透露,2023年商务运行总体平稳,国内消费持续恢复,对外贸易回稳提质,利用外资结构优化,对外投资创…

    政策 2024年1月9日
  • 会展新政!多地如何推进?

    今年以来,全国线下会展活动恢复举办,为进一步发挥会展业在对外开放、区域经济、产业升级、招商引资中的重要平台作用,近日,多省市出台会展相关政策和服务规范,以推动会展业和相关产业高质量…

    政策 2023年10月10日
  • 广州黄埔出台“高质量发展30条”,惠企政策实现三级迭代

    5月22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行政策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以下简称“高质量发展30条”)。“高质量发展30条”对该区原有四个“黄…

    政策 2023年5月23日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