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发展展会、商品交易市场等平台交流对接作用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12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商务部会同各有关部门、各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取得积极进展,内外贸规模质量进一步提升。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开展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是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应对市场风险、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盛秋平说,“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切换时还面临一些障碍,存在‘重外轻内’等问题,企业内外贸一体化仍需过‘四关’:资金关、标准关、渠道关、监管关。内外贸一体化经营能力还有待提升。”

 

对此,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报请国务院审议出台《措施》,提出五个方面18条举措,更好发挥内外贸一体化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稳定企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方面18条举措 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

 

据介绍,《措施》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融合。促进内外贸标准、检验认证、监管衔接,不断提高国际标准转化率,深化检验检疫、认证认可国际合作。促进内外贸资源要素更加顺畅流动,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二是促进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结合2024“消费促进年”、国货“潮品”等新消费增长点培育,组织开展外贸优品拓内销系列活动。支持内贸企业采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发挥平台交流对接作用,促进国内市场接轨。

 

三是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完善内外贸信用体系,推动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提升物流便利性,加快发展沿海和内河港口铁水联运。强化内外贸人才支撑,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内外贸融合的人才交流对接平台。

 

四是加快重点领域内外贸融合发展。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鼓励地方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培育内外贸一体化企业和内外贸融合发展产业集群,加快内外贸品牌建设,深入开展内外贸企业“品牌对接”“渠道对接”“产销对接”。提升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

 

五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落实有关财政支持政策,积极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更好发挥信用保险作用,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内外贸一体化信用保险综合性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机构对内外贸企业的服务能力。

 

内贸和外贸连接生产消费,联通国内国外市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在谈及《措施》如何体现这一内在要求时,盛秋平称,商务部始终坚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纲,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着力建设国内强大市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畅通国内大循环方面,《措施》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内外贸信用体系、简化部分商品进口程序、提升物流便利性、强化内外贸人才支撑,使更多优质商品和服务更便利地进入国内市场,丰富供给数量,提升供给质量,更好满足日益升级的国内市场需求。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着重规则标准更好衔接、市场渠道双向对接以及企业产业融合发展。  

 

提升一体化经营能力 助企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措施》提出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支持内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对此,盛秋平表示,对内外贸一体化的理解是,要坚持“一体化”发展,帮助企业“两条腿”走路。既要开拓国内市场,也要开拓国际市场;既鼓励外贸企业转内销,也鼓励内贸企业做外贸。内外贸一体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搭建共性平台、优化公共服务,提升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的发展能力,让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间顺滑切换。

 

从《措施》内容来看,强调的也是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既有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支持优质外贸产品进电商平台、进商场超市、进商圈步行街、进工厂折扣店、进商品交易市场,也有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发挥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及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作用,助力企业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还有发展展会、商品交易市场等平台交流对接作用,如从去年开始到今年共举办四届的广交会,有近半数线上产品和展品加注了“可内销”的标识。同时,广交会对境内采购商也开放,每届广交会有数千名来自全国的商超百货、零售连锁等头部企业参会,让广大内贸、外贸企业在同一平台上交流对接、深化合作,促进内外贸企业加快融合、一体化发展。

 

会上,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周强介绍称,为了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23年商务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一批内外贸一体化领跑企业,江苏、浙江、福建、重庆等试点地区也在积极开展“领跑者”“排头兵”等内外贸一体化企业培育工作,引导支持企业提升国内国际经营能力。

 

落实《措施》中强调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内外贸并重的领跑企业,周强表示,商务部将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升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经营能力:

 

一是加强规则衔接。引导企业树立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理念,主动适应国内国际市场规则,积极参与相关领域规则标准的制定修订,统筹内外贸业务发展。

 

二是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创建培育品牌,鼓励有条件的代工企业对接国内品牌商,增强企业国内国际品牌影响力。

 

三是加强市场拓展。鼓励企业积极发掘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研发适销对路的商品,建立国内国际联动的营销网络、售后服务体系,完善国内市场布局,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

 

四是加强模式创新。支持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创新贸易模式,发展内外贸融合新业态新模式。

 

五是加强人才支撑。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内外贸一体化相关专业建设,开展内外贸实务及技能培训,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内外贸融合的人才交流对接平台,为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经营输送更多专业人才。

 

来源:国际商报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angwen.net.cn/?p=1246

Like (0)
Previous 2023年12月18日
Next 2023年12月19日

相关推荐

  • 成都:已建立会展业“四个一”疫情防控工作体系

    近期,国内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疫情防控已成为会展活动安全顺利开展的关键。记者从成都市博览局了解到,两年来,经过各类大型展会的检验,成都已经建立会展业“四个一”疫情防控工作体系,按照…

    政策 2022年2月23日
  • 商务部首次发布《国别贸易指南》

    10月15日,在第134届广交会举办期间,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商务部外贸发展局在广州正式发布2023年《国别贸易指南》。《指南》是商务部门首次编制,从宏观与微观,产业与贸易机遇与风险…

    政策 2023年10月16日
  • “无废会展”指导意见印发

    为打造海口“无废城市”建设特色亮点,近日,海口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海口市“无废会展”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会展活动举办单位应向参展商推荐绿色会展服务…

    政策 2023年9月12日
  • 4大会展展馆“牵手”,发布浦东新区支持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十条举措

    4大会展展馆“牵手”,意味着上海会展业即将迎来复苏的春天。1月30日,“2023浦东新区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浦东新区张江科学会堂举行。 会上发布了浦东新区支持会展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 2023年2月2日
  • 成都:摸清会展企业困难 以实际行动促合作

    今年4月以来,成都持续拿出“真金白银”为企业纾困解难。享文初展-会展社了解到,4月以来,成都市会展产业建圈强链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组织11家会展重点企业及9名会展产业领军人才,深入成…

    政策 2022年6月2日
  • 杭州32项举措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

      央广网杭州6月13日消息(记者 王春然)记者从杭州市人民政府了解到,日前,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春晖计划”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若干措施》,制定32项具体措施,进一步降低…

    政策 2024年6月14日
  • 支持“一会展两地”,创新模式!

    7月10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会展产业发展扶持办法》(以下简称《扶持办法》)正式印发,共二十八条。《扶持办法》对各类会展项目的补贴范围覆盖面广、引导方向明确,力度大,以期培育壮大…

    政策 2023年7月12日
  • 雄安: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党政办公室印发《关于雄安新区促进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新区会展业高质量发展↓↓↓   支持举办展览项目   (一)鼓励规模化…

    政策 2023年6月5日
  • 工信部等七部门发文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记者29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加强对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政策引导,…

    政策 2024年1月30日
  • 全面实施《促进会展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站在“后亚运”的新起点,迈入超大城市的新阶段,杭州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在后亚运“十大攀登行动”中部署城市国际化攀登行动,要求…

    政策 2023年12月6日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