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出台“高质量发展30条”,惠企政策实现三级迭代

5月22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行政策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以下简称“高质量发展30条”)。“高质量发展30条”对该区原有四个“黄金10条”进行优化整合,形成30条63款核心条款,70%的条款将增速、贡献作为参考指标,增设了“产业链招商奖”“工业上楼奖”“动工投产奖”等原创条款,单个企业最高扶持1亿元。该措施于5月19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从四个“黄金10条”1.0版到2.0版,再到“高质量发展30条”,黄埔区持续擦亮惠企政策“金字招牌”,三次迭代,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30条’是未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构建‘1+N’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的大骨架。”广州开发区政研室副主任熊卫国在发布会上表示,接下来,还将围绕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出台更多专业精准高效的行业政策,不断充实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推动高质量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势。

 

奖励最多:增量越大奖励越多上不封顶

 

据介绍,“高质量30条”以“企业贡献越大奖励越多、增量越大奖励越多、增速越快奖励越多”为政策导向,引导企业优存量扩增量,推动企业发展与政策供给良性互动,支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比如,保留了广受企业好评的经营贡献奖,继续沿用“既奖存量、又奖增量”模式,特别是对批发、零售业增量部分,以增量指标代替增速指标,拓宽了政策覆盖面。以零售业企业为例,按其年营业收入对比前两年度最高值,每新增5000万元给予5万元扶持,该条款可与广州市“促消费38条”中“对零售业企业年零售额较上一年每增加1亿元给予10万元奖励”叠加领取,即企业每新增1亿元合计可获取约20万元扶持资金。

 

对批发业企业,黄埔区商务局副局长李珺介绍,按其年营业收入对比前两年度最高值,每新增1亿元给予8万元扶持,如年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上,按其当年营业收入对比前两年度最高值存量部分的营业收入,每2亿元营业收入给予1万元扶持。该条款可与该区《2023年强经济促消费措施》叠加领取,扶持力度全国领先。

 

“一方面,根据企业的增长速度及经济贡献,在奖励存量、增量的基础上,取消对增量部分封顶额的限制;另一方面,进一步支持委托加工的制造业企业扩大委外业务,采取奖励‘存量+增量’的模式,且对增量部分的奖励上不封顶,鼓励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扩大产能释放。”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谭志彬介绍。

 

“为确保政策及时有效落地落实见效,‘高质量发展30条’将力争30个工作日出台实施细则、30个工作日上线办事指南,尽快推动政策红利直达企业。”熊卫国表示。

 

力度最大:研发扶持高达1200万元

 

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依托“2+3+N”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汇聚了1000余家新型研发机构,集聚了超25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了一系列“卡脖子”技术,创新能级持续提升。

 

“高质量发展30条”在促进科技企业持续发力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有何创新和突破?

 

“‘高质量发展30条’对新增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次性给予300万元,对于获得国家科技部门立项资助的科技项目最高按100%给予500万元配套。同时将全面开启‘陪伴式成长’模式,支撑并服务科技企业从落户并发展成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全过程。”黄埔区科技局党组副书记、二级调研员季思在发布会上表示,“鼓励企业建立内部研发机构,重磅升级为按研发投入最高给予1200万元扶持,支持力度全国最大。”

 

“高质量发展30条”围绕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需求,提供全方位政策扶持。在扶持初创企业方面,成立50亿元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对投资本区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创新企业2年以上的,按照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扶持,每投资1家企业最高扶持100万元,每家风险投资企业每年最高扶持500万元。

 

在支持科技攻关方面,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研发资助、首台(套)突破奖、“揭榜挂帅”奖等条款,以“揭榜挂帅”奖为例,对成功攻克的项目,按项目总投入的30%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支持协同创新方面,为鼓励区内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创新资源,特别设立仪器开放共享扶持,每年遴选不超过10家仪器共享示范机构,分梯度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

 

同时,为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人才发展活力,帮助企业人才留下来、用得好,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继续沿用“企业人才奖”,为每家优质企业每年提供10个名额、每个名额最高300万元的人才扶持,并对区内持续经营15年以上企业再额外给予5个名额。

 

政策最暖:“全生命周期”护航企业发展

 

企业需求是政策创新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据介绍,“高质量发展30条”在对企业落户、项目筹建、转型升级等阶段实现精准覆盖,全生命周期护航企业发展。

 

为吸引优质企业落户,设立项目落户奖,最高给予1000万元扶持;为充分利用好外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专门设置引进外资奖,对优质外资企业按照其当年实际外资金额不超过1.5%的比例予以扶持,单个企业最高扶持1亿元;为打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鼓励企业“拿地即动工”“竣工即投产”,全国首创动工投产奖;

 

为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或增资扩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设立转型升级奖,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可获3000万元扶持。全国首创支持老工业企业开展基础设施更新,对在本区持续经营15年以上的企业,每年给予最高1000万元扶持。为破解企业用地和工人住房难题,每年储备1000亩工业用地,全力保障企业扩大生产需要,每年筹建90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住房,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居住服务。

 

圈链最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为进一步释放产业集聚效应,“高质量发展30条”重点从产业集聚、企业集聚、载体集聚、品牌集聚等方面发力,推动主导产业组链成群,加快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高地。

 

为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创新推出产业链招商奖,对引进本区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且政策有效期内产值首次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或机构,给予10万元扶持。对首次上榜世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500强、中国零售100强的企业,给予最高2000万元扶持。

 

“我们以更大力度增强制造业企业发展黏性,对增强产业链粘合度作出贡献的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鼓励‘工业上楼’,打造产业链上下游抱团式发展朋友圈。”谭志彬表示,此次首创“工业上楼奖”,对新入驻经认定的工业楼宇且每平方米产值达到1.5万元、2.5万元、3.5万元的工业企业,按租金的10%、20%、30%给予补贴,单个企业每年补贴最高50万元,支持“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企业集聚。

 

此外,政策鼓励园区集聚,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对电子商务示范园区、软件名园等特色园区予以重点关注,最高给予300万元扶持,推动园区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angwen.net.cn/?p=570

Like (0)
Previous 2023年5月23日
Next 2023年5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