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展会,20年给此地带来什么?

第十八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于9月19日—21日在山东菏泽中国林展馆举办。此次林交会首次开设线上会场,“线上+线下”同步办展。

 

第十八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由山东省政府主办,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菏泽市政府承办,主题为“聚焦绿色低碳林产业 助力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以展示、交流、合作、创新、发展为目标,旨在为企业搭平台、拓市场、寻商机,为林业产业找定位、明方向、促发展。

 

此届林交会由综合性展会向专业性展会转型。顺应形势发展需要,精准匹配林产品产业链供给需求,满足参展企业、参展商、专业和普通观众不同需求。注重组织国家级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国家重点林业龙头企业和精品参展,全面展现全国木材加工行业优势、特色和水平及当地林业发展成果,充分应用现代最新科技成果,保证展览质量和交易成效。

 

此次林交会首次开设线上会场,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办会模式。线下会场以专业化为主,展示面积4万平方米,折合标准展位2000个,分5个展馆,集中展示定制家居及供应链企业和产品。线上会场展示和交易并重,参展企业和产品在中国林产品交易会官方网站同步展示,打造线上永不落幕的林交会。同时,精心策划“9·19林购节”等营销活动,通过中国林交会云平台实现销售交易。

 

林交会期间将举办开幕式、组委会座谈会、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林业新产品发布会、中国(菏泽)木瓜文化旅游节、闭幕式等活动,并新增4项重要活动,包括中国式现代化下的木业发展论坛、第二届全国牡丹芍药产业联盟大会、全球木制品贸易摩擦专家对话会、黄河流域林业碳汇科技创新研讨会。

 

非凡20年,林交会给菏泽带来什么?

 

二十年,十八届。

 

过去的十七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一届比一届规模大,一届比一届档次高,一届比一届成效好。二十年风雨洗礼,二十年不懈追求,其中饱含着菏泽人无数的心血。

 

中国林交会扎根菏泽20年,不仅让菏泽城市生态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林产业得以持续稳定蓬勃发展,让林交会这个平台在国内外影响力持续增强,更让勇于干事创业的菏泽人,在新时代背景下,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斗志、勇于担当的勇毅执着和永不止步的进取态势。

 

第十八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必将又是成功的一届。

 

盛世林交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2004年9月19日,对于菏泽人来说,是一个值得庆祝和铭记的日子。当年唯一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批准的具有行业代表意义的经贸盛会——中国林产品交易会,首次登陆菏泽,且常设会址也获准在菏泽设立,成为继深交会、广交会和厦交会之后的第四个国家级产品交易会。

 

为办好我国林产品行业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规格最高的首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当年的菏泽可谓是举全市之力,参与筹备的阵容也是空前强大。无论是办会,还是招商招展,菏泽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市委、市政府抽调28个部门和单位的分管领导,集中办公,共同出谋划策参与筹办。

 

当年9月19日,第一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如期开幕,并成功举办,在国内引起了轰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何鲁丽、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傅铁山、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罗豪才分别向中国林交会组委会和菏泽市委、市政府发来贺电、贺信。虽是首届,却也吸引了国内客商及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共计11.12万人次,签订国内合同交易金额30.56亿元,出口合同交易金额1.02亿美元。

 

随着办会经验的积累,以后的每届林交会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也让林交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2005年,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运作转变,并首次邀请了一批国外的采购商参会。2006年,本届林交会省外展位首次超过五成,加拿大、日本、德国等10家国外企业参展,实现了国外企业参展零的突破。2007年,首次将特装展位引入林交会,更有26个中国名牌产品亮相。2008年,中国五大森工集团以及北京林业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齐聚林交会。2009年,展区面积首次突破10000平方米大关。2010年,原十大展区被整合为森林生态文化、林业机械、家具制品、林业综合等四大展区,使展会更加彰显专业性。2011年,菏泽、牡丹江、伊春、义乌、三明,我国五大林业会展城市首次在林交会“聚首”,并签订了《全国林业五大会展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2年,首次举办了中国林业产业高峰论坛,国家、省林业部门及知名企业的领导、专家在论坛上就林业产业的品牌建设和资本运作发表演讲。2013年,台湾森林产品首次亮相本届林交会,台湾展区多达26家企业、50个展位。

 

在开拓中前进,在调整中完善,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中国林产品交易会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林业专业产业集群领跑全国

 

菏泽林业产业产值由办会前的不足百亿元达到了现在的1000多亿元,菏泽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林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之一。

 

截止到2022年底,菏泽市木材加工企业达到3560家,从业人员105万余人,木材年加工量达到2700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1141亿元,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5个较大规模的木材加工园区,形成了板材及制品产业集群、木工艺品产业集群、板材加工集群,辐射全市60%的乡镇。目前,菏泽有3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木材加工企业有252家。

 

沿着220国道穿过郓城县黄安镇,给人印象最深的要数道路两边随处可见的杨木旋皮加工点,和一车车外运的杨树皮。这里,就是以郓城县黄安镇为中心的杨木加工集群。

 

拥有26年木材加工历史的黄安镇,现有木材加工企业206家,旋切厂1100余家,木材加工业已形成比较完备的产业链条,产品涵盖单板、多层板、细木工板、科技木、刨花板、密度板、家具等七大系列,现已成为远近闻名规模较大、产业链完备的板材加工集散基地。2022年黄安镇累计工业产值约66亿元,财政总收入2.2亿元。

 

曹县庄寨镇是全国重要的人造板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桐木加工出口创汇基地,有着“板材之都”的称号。当地政府为推动林木产业提档升级,高起点在庄寨镇规划了4个产业园,促进行业从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抢占发展的快车道,实现集群的转型升级。“全镇有各类企业1400余家,个体工商户4000余户,现在年木材加工量1500万立方米,板材产量约占全国的20%,桐木制品出口量占全国同类木制品出口量的70%。”曹县庄寨镇党委书记李志耀告诉记者。

 

随着菏泽林业产业的发展,菏泽主要形成了以曹县庄寨镇为中心的桐木加工集群、以曹县普连集为中心的杞条加工集群、以郓城县黄安镇为中心的杨木加工集群等几个大的产业加工集群。全市规模林业加工企业发展到4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500多家,各类加工点4万多个,产业集群和林业板块经济覆盖全市60%以上的乡镇。

 

此外,牡丹、芍药作为菏泽市特色产业,已开发出260多种牡丹相关产品,牡丹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芍药鲜切花销量突破1亿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同时,菏泽种植麦冬、红花、金银花、虎杖等40多个品种中药材,面积约21.5万亩。鄄城舜王城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全国十七家之一、山东省唯一的一家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品种1400多个,年交易额50亿元左右。

 

近年来,菏泽先后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中国花卉协会和省政府命名为“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先进单位”“中国牡丹之都”和“全省林业板材加工示范市”。

 

生态宜居,打造“花城·水邑·林海”

 

造林绿化、培育资源是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林业产业迅速崛起和稳步发展的基础。菏泽一直重视植树造林,每年的植树节期间,菏泽都会掀起全民植树活动。如今的菏泽,已由原来的飞沙区变成了如今的“花城·水邑·林海”。

 

近年来,我市综合运用市场引导、改革拉动、政策调动、行政推动等多项措施,鼓励发动群众在黄河故道、黄河滩区、大沙河流域以及“四旁”和荒地,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菏泽林业资源总量大幅提高。时至今日,菏泽逐步形成以公共绿化建设为重点、以沿路沿河绿化为骨架、以公园绿地广场为中心,点线面结合的城市绿化体系。

 

我市相继建设改造投入使用的林荫广场、牡丹广场、人民广场、中央公园等10余处大型开放式绿地广场,同时建设以小绿地、小公园、小广场、小停车场为主要内容的“口袋公园”100余处,绿地占地面积达807公顷。

 

经过近几年持续修复保护,菏泽全市20处湿地公园芦缨随风摇曳,已成为候鸟的聚集地,百鸟争鸣,嬉戏游玩,野趣盎然,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持续向当地群众释放着生态“红利”。东明黄河湿地公园是菏泽市首家“国家湿地公园”,形成了以弘扬黄河文化、开展湿地观光、水上游乐、森林游憩、果品采摘等项目为主要特色的湿地公园,目前全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门票收入达600余万元。数万只候鸟连续十年到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越冬,已成为菏泽生态保护的一张名片。

 

助力地方经济,菏泽发展脚步加快

 

作为一个全国性的交易会,每次都能吸引几百家企业以及十多万国内外客商来到菏泽,中国林产品交易会无疑给菏泽提供了一个发展自己以及全面展示自己的大好机会,并拉动了餐饮、交通运输、休闲娱乐等产业的发展。

 

举办全国性展会,城市的硬件设施要跟上,林交会的举办为菏泽加快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越来越宽的道路、不断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风景越来越美的公园……这些,是最直观的体现。

 

林交会期间,客商云集,对服务业的发展也起着很大的带动作用。如酒店住宿,在林交会没有举办之前,客房只有在牡丹盛开期间才会有客人爆满的情形。随着林交会的举办,服务行业的水平和效益也在不断提高,林交会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

 

林业产业的持续发展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林业产品的需求,又带动了老百姓的就业。目前,菏泽市木材加工企业已经发展到3560家,木材年加工量达到2700万立方米,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105万人就业。曹县庄寨镇木材加工业贡献了本地95%的财政收入,为全镇提供了98%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外地就业人员4万余人,人均年收入近10万元。

 

在8月1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关于第十八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的相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菏泽市副市长曹临表示,菏泽市以中国林交会作为招商引资重要平台,精心做好项目策划,充分展示林业产业发展优势,展销绿色生态林产品,组织开展实地考察,积极开展招商活动,招引了北京、天津、福建、云南、香港等地一大批林业相关企业落户菏泽,增强了菏泽林业产业发展后劲与活力。2023世界牡丹大会上,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菏泽分中心正式启动并开业运营,进一步推动了菏泽乃至全省花卉产业提质增效。

 

每一届林交会的成功举办,均极大地促进了菏泽林业产业的发展,林交会对菏泽林业的贡献也日益显现。随着菏泽成功地举办了一届又一届林交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先后在菏泽召开了全国平原绿化现场经验交流会、全国林业产业发展座谈会、全国治沙现场经验交流会、全国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座谈会等多个全国性会议。二十年来,全国各地的代表团先后来到菏泽参观考察林业生态建设、林产工业、牡丹产业等,对全国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典型带动作用。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菏泽日报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angwen.net.cn/?p=966

Like (0)
Previous 2023年9月19日
Next 2023年9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