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州市商务局会同市会展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积极贯彻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全力推动展览业全面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全市重点场馆举办经贸类展览140场,展览面积近560万平方米,接待参展参观人数超过766万人次,同比去年分别增长2.3倍、1.8倍、8.6倍,复苏势头强劲,整体规模超2019年同期。
展会是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已成为助推我国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
2月22日,广州市贸促会举办了一场以“放大贸促功能作用,以打造品牌展会为抓手,全力促进广州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广州在2022年将举办的展览面积总计达到302.82万平方米,首次超过全国其他城市,成为全国最大的展会举办地。
广州拥有独特的会展业发展优势,会展业也成为广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和推动力。广州市贸促会党组书记、主任杨勇表示,“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三年的疫情期间,广州会展业面临了很多挑战,但积极应对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022年,广州展会规模首次超过其他城市,展示了广州作为国际会展之都的强大韧性和活力。”杨勇提到,“特别是以2020年6月广州贸促会举办的疫情后第一个线下展览会——广州国际防疫物资展为标志,广州展览业经历了一个‘黄金20个月’的发展期,为会展业的重启和复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广交会引领行业发展,带动百业兴旺
广交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缩影、标志,是国际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广交作为“中国第一展”,也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风向标。
今年春交会也就是第133届广交会,展览面积、参展企业数、参展观展人数等,均创历史新高,备受世界关注。
第133届广交会在疫情三年后首次全面恢复线下举办,展览面积从118万平方米扩大至150万平方米,参展观展人数超290万人次,线下参会境外采购商12.9万人,现场出口成交216.9亿美元,为全市上半年贡献了26.8%的展览面积、37.8%的参展观展人数、56.6%的境外客商,标志着广州会展业进入全面恢复轨道,有力带动全市经济特别是消费加速回暖。
会展产业链条长、行业关联度高不仅能促进产业供需对接,还能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等关联产业发展,溢出效应明显。
相关研究表明,广交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为1:13.6。每届广交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集聚,有力带动了贸易、投资、消费、旅游、餐饮等各行各业发展,充分发挥了服务国际贸易、促进内外联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专业展会轮番登场,国际化程度逐步恢复
另外,在上半年,广州举办了108场专注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展会,占比达到77%。这些展会涵盖了汽车交通、工业设备、家具家居、健康医疗、电子通信等57个行业。为了吸引更多的新展项目,广州市商务局和广州市商务会展促进服务中心从年初开始不断加大招引力度。
目前,已成功吸引了30多个优质展会落户,如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展览会、国际高端医疗器械展、世界制药原料华南展、宠业创新展和预制菜展等。这一数字创下了近5年来新落户展会数量的新高。上半年已举办了17场新办展,同时注册落户了3家会展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性展会如印刷包装展、化妆品原料展、涂料展、华南口腔展和陶瓷展等境外客商逐渐恢复。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广州市展会已接待来自21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5万名境外客商,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34%。仅游乐设备展的境外客商预登记人数就超过了1万名。许多参展商表示,经过三年的疫情困扰,终于在展会上接到了外国订单。
据了解,广州市将进一步发挥市会展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完善工作机制,优化会展业发展公共服务,强化政策引导,开展会展业提质行动,培育壮大会展市场主体,全面推进会展恢复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会展业服务构建发展新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展会赋能行业新动能,国内国际双循环
受到全球疫情影响,广州市商务局引导企业灵活应变,积极融合互联网开展业务。
引导会展企业利用线上线下双渠道汇聚全球买家,举办精准线上国际洽谈对接会,尝试举办网上展览会,运用5G、VR/AR、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辟新的展会贸易渠道,提升展示、宣传、洽谈等效果,为国际买家提供线上商贸洽谈及采购便利,与国际市场进行无缝对接。
据了解,广州展会主办方积极拥抱新技术,如中国家博会开通“云看家博会”,照明展推出“光亚线上品牌展”,宠物用品展、家居及礼品展、名酒展、游乐产业展等展会主办方搭建国外采购商和国内展商贸易对接平台,精准推送国际采购需求,国内企业获取订单,积极发挥链接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国际与国内的桥梁作用。
为克服疫情导致展会规模缩减和停办与人流、物流、新信息流集散阻塞互相叠加作用的负面影响,广州市商务局推动以展会平台构建广州链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枢纽,帮助产业借助广州国际化的展会平台辐射到更广阔的全球市场空间。
积极围绕广州市传统优势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策划、举办一批展会,帮助产业通过展会链接外部资源,积极捕捉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内需逐渐回暖、外需持续增长的发展机遇。
在率先恢复办展的勇气与担当背后,折射出的是广州市会展经济提质增效的升级轨迹,不断优化会展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再造市场化、多元化、国际化的会展行业生态,持续提升国际会展之都的能级。
下一步,广州市将进一步发挥市会展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完善工作机制,优化会展业发展公共服务,强化政策引导,开展会展业提质行动,培育壮大会展市场主体,全面推进会展恢复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会展业服务构建发展新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本文为享文初展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angwen.net.cn/?p=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