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于11月28日在北京开幕。
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链博会吸引了超500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国际参展商占比达26%,其中美欧企业占国际参展商总数的36%。首届链博会将集中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聚焦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入融合。
聚焦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指出,本次展会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旨在打造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平台、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新载体、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新实践。
据介绍,首届链博会展览总面积10万平方米,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五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
首届链博会具备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四大特色。将纵向展示各链条各环节先进技术和产品及未来发展趋势,横向展示金融、物流和平台企业等服务;将有53家世界500强企业、57家中国500强企业、25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和一大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参展;还将邀请各链条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前沿科技及未来趋势;搭建全球相关产业链各类主体之间的合作平台。
同时,首届链博会也将发挥贸易促进平台、投资合作平台、创新集聚的平台、学习交流的平台四大功能。例如,在展览展示全球知名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同时,首届链博会还将组织一系列商务洽谈、供需对接、现场采购等活动,帮助各国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建立合作关系、达成合作意向。同时,大会主办方中国贸促会将与有关地方政府、外国商协会共同举办一系列活动,共同打造面向全球的招商推介和资源聚合平台。
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当前,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畅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中国是联合国标准下工业门类最全、配套最为完整的国家,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比重近30%;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连续14年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凸显;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947家,同比增长32.1%。今年多位跨国公司高管访华并表示,中国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张少刚表示,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既是全球供应链融合发展的受益者、维护者,也是构建全球供应链新生态的探索者、建设者,在全球制造和供应链体系中举足轻重。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刘春生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指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首先需要上中下游协同,“不仅在生产制造的过程需要协同,在研发、交付、支付等过程都需要协同。”
在刘春生看来,链博会有助于打通供应链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使得链条通畅且具有活力,从而避免企业出现“脱钩断链”风险,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对央广网记者表示,要强调产业链、供应链之间的联动性,避免因某一环节受影响而使整个链条受到制约,其中尤其要确保关键环节的联动,确保关键节点运行顺畅。
同时,白明指出,在产业链供应链形成过程中,既需要推进资源优化配置,也需要推进互利共赢。
“举办首届链博会,再次体现了中国愿意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为世界经济带来新亮点的决心。”白明告诉记者。
刘春生表示,从广交会、进博会,到服贸会、数贸会,首届链博会又一次表明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态度,表明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也彰显了中国愿意和各国企业共同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为维护国际贸易自由化、维护全球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来源:央广网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angwen.net.cn/?p=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