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展业回暖看中国经济韧性与潜力

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吸引了全球1000多家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36万平方米;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共吸引65个国家和地区的3382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第133届广交会第一期入场超126万人次,出口成交128亿美元……

 

近段时间,一系列大型展会“如约而至”,场馆内人头攒动。作为观察中国经济的一扇窗口,展会之“热”,折射中国经济复苏的融融暖意。

 

各地展会火热举办 会展业呈恢复性增长态势

 

“中国会展业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态势”“国内外的参展商和观众回归了”“会展业进入复苏、扩张和创新的时期”……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上,“复苏”,成为中外嘉宾描绘当前会展业发展态势的关键词。

 

据商务部统计,今年一季度,境内专业展馆举办的展览活动共计540场,同比增长3.3倍;展览总面积103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倍。其中,展览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展览活动286场,占比53%,同比增长5.7倍。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上海车展上,我们看到外资汽车巨头、大型中国汽车企业、造车新势力等大小车企齐聚一堂,探寻未来发展方向和机遇,这有助于凝聚行业、提振信心。”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征伟说。

 

国内各大展会火热举办,我国企业赴海外参展办展同样热情高涨,很多国际大型展会“一位难求”。

 

“目前我们集团组织企业海外参展已恢复到疫情前的六七成,相信二季度海外参展将会实现较快增长,助力更多企业抢订单、拓市场。”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林舜杰说,集团一季度组织了285家企业赴德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美国、阿联酋、韩国等7个国家参加展览会21场。

 

今年一季度,根据中国贸促会对44个大行业、646个小行业的1002

 

8家中国企业海外参展抽样调查显示,企业普遍反映海外参展有较大收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出展热门地,前往阿联酋、印尼、马来西亚、俄罗斯、泰国等5国参展企业占比达27.56%。建材、五金、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及配件等行业表现突出,这5个行业的参展企业占比达40.02%。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首席研究员储祥银说,当前我国会展业的恢复情况早于预期、势头良好,相信今明两年有望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随着更多大型会展设施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展会规模有望继续扩大,超大型展会数量也将进一步增多。

 

“数智化”“新消费” 会展业新趋势彰显中国经济活力

 

云上展示与线下展示相结合,利用5G、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精准撮合交易,动漫、游戏、电竞、宠物等类型的个性化、专业化、品牌化展览增多……近年来,会展业的新动向、新趋势受到广泛关注。

 

“疫情提前催生了会展数字化的需求,不少会展企业把数字化参展与线下展会有机结合,促成更多洽谈、合作与签约。”林舜杰说,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展览业发展新模式,展览场馆智能化建设成为新方向,数字化展览信息平台搭建新渠道,新的技术手段不断赋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

 

李征伟认为,会展数智化转型的核心是“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有助于提高会展企业的办展效率,更好对接参展商、采购商的需求,搭建更多“精准营销场”。

 

“以前找新的展商,需要好几个销售全国跑才能拓展出来。而现在,会展公司只需要依托云上会展平台的大数据能力,就可以轻松搜寻到目标企业,再调用智能机器人,和目标企业做一轮沟通,筛选出其中高意向度的企业,由销售跟进。”李征伟说,新的数智技术工具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升了沟通客户的范围和效率。

 

在储祥银看来,随着居民消费持续升级,顺应消费趋势的主题性展会正加快发展,新消费领域展览不断释放新动能,新兴产业类展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传统展会侧重在轻工业、重工业领域,如家具、建材、工程机械等,而如今,跨境电商展、预制菜展、户外运动展等细分主题化、个性定制化展览发展迅速、势头良好。”

 

开放合作 会展平台助力各方共享中国机遇

 

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统计,2015至2019年期间,我国经贸展览数量年均增长率为4.41%,展览面积年均增长率为6.48%。“展览面积增速超过数量增速,说明单个展览面积在扩大、效益在提升。”储祥银说。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会展业排名前三的国家,中国会展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我对此非常乐观。”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大卫·杜佰德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国际参展商来到中国,中国企业也在加快步伐“走出去”参展,有力助推了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

 

以会展为“链”,越来越多的外国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走向世界。

 

“会展是国内大循环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链接国内和国际循环的‘润滑剂’。”储祥银说,以会展为平台,聚集全世界的买家、卖家,有助于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让各方共享中国机遇。

 

 

 

来源:新华社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angwen.net.cn/?p=646

Like (0)
Previous 2023年6月13日
Next 2023年6月14日

相关推荐

  • 2024年,中国展览业发展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1日讯(记者 支艳蓉)第十九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 2024)正在南昌举办,中国贸促会在会上发布了《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

    要闻 2024年1月12日
  • 世博会运营费用,增加约40%

    据《读卖新闻》15日报道,2025年日本大阪·关西世界博览会运营方“日本国际博览会协会”14日称,因警备强化和人工费上涨,世博会运营费用将升至1160亿日元,比当初预定增加了约40…

    要闻 2023年12月16日
  • 时隔近20年,再次在中国内地举办!

    时间行至新的节点,历史的刻度,标注出这次会议的非同寻常。   10月20日,第24届东亚及西太平洋电力工业协会大会(以下简称“亚太电协大会”)在福建厦门开幕。这是继200…

    要闻 2023年10月23日
  • 厦门斩获“年度典范会展城市奖”

      记者从市会展局获悉,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外会展投资合作洽谈会暨中外会展创刊30周年庆典上,厦门斩获“年度典范会展城市奖”等四项大奖。   今年上半年,我市共举办展览77场,展…

    要闻 2024年7月16日
  • 缘何大型会展纷纷落地琼海?

    5月25日,2023年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年会暨中国(琼海)会展经济论坛在琼海博鳌开幕。年会围绕“强国新征程,会展再出发”主题,安排18场专题研讨会、交流会和高端论坛活动,来自全国4…

    要闻 2023年5月26日
  • “投资中国”首场标志性活动举办 我国将加大对研发中心等领域引资力度

      经济日报北京3月26日讯(记者冯其予)“投资中国”首场标志性活动26日在北京举行,吸引了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名企业家和外国在华商协会代表参加。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

    要闻 2024年3月27日
  • 新媒体时代下的会展行业,掌握话语权才能走得更远!

    媒体传播或媒体曝光已成为判断展览好坏的重要标准,贯穿整个展会项目的运作。从展会前网站的推广、新闻的发布,到展会中的媒体报道,再到展会后媒体的持续报道,可以说媒体工作是展会工作中的一…

    要闻 2023年5月26日
  • 第六届进博会,将有哪些新亮点?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在上海举行。记者近日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获悉,本届进博会亮点颇多,从汽车和技术装备到食品和农副产品,大量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的新品将亮相进…

    要闻 2023年10月11日
  • 上半年成都会展业总收入774.6亿元

      3月,第110届全国糖酒会首次提出“春糖节”概念,通过展城融合活动深入城市,搭建餐饮、艺术、旅游等会展消费特色场景;7月,成都市博览局联合市城管委等三部门印发全国会展业首个关于…

    要闻 2024年8月5日
  • 上海:针对疫情影响,对会展业研究补贴政策

    在上海市日前举行的第137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华说,餐饮、零售等生活性服务业行业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促消费、扩内需、稳增长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要闻 2022年3月31日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