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利好不断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速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日前,国家发改委产业司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事宜。与此同时,多地近日也发布政策支持机器人相关产业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速度加快。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利好不断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速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市坚持科技创新,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已经初步形成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自动化及关键零部件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图为位于江苏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苏图灵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组装和调试工业机器人。(图片由CNSPHOTO提供)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近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司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事宜,有关行业协会、生产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与会有关方面关于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等相关情况的介绍,就加快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近年来,我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2021年,我国发布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背景下,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统计显示,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机器人产业能量不容小觑。作为生产工具,机器人具有操作精细、稳定等特点,能解决一些生产环节的难题;作为新兴技术载体,机器人是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连接制造业的桥梁。当前,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智能化、网联化、柔性化制造加速推进。发挥好机器人的撬动作用,不仅能让制造业提质增效,还有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为制造业发展创造新机遇。

 

北京发布行动方案

 

6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万人机器人拥有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的发展生态,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该方案提出,北京将着眼世界前沿技术和未来战略需求,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带动医疗健康、协作、特种、物流四类优势机器人产品跃升发展,实施百项机器人新品工程,打造智能驱动、产研一体、开放领先的创新产品体系。为此,方案提出了“1+4”产品体系,即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带动医疗健康、协作、特种、物流四类优势机器人产品跃升发展。

 

在对标国际领先人形机器人产品方面,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关键零部件攻关和工程化,加快建设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此外,发挥北京机器人产业基础优势,提升医疗健康、协作、特种、物流四类机器人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专家认为,在利好政策频出背景下,人形机器人前景广阔。当前,人机交互、机器视觉和运动控制等方面的研发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从产业顶层设计水平、核心技术研发到终端应用落地的全产业链都在迅速发展,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宽。未来,随着应用场景的扩大,在不断迭代过程中,国内研发出高精尖机器人水平的产品指日可待。同时,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完善产用协同创新生态,以应用牵引机器人产业创新。同时,通过机器人+应用带动技术突破、产品升级,是国产机器人发展的重要经验。

 

各地加快产业布局

 

作为机器人产业发展重镇的上海、深圳,今年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今年3月,上海印发第一批《上海市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的通知,文件提及力争到2025年,本市将打造10家行业一流的机器人头部品牌、100个标杆示范的机器人应用场景、1000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6月发布的《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力争达360/万人,加快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等措施。

 

深圳于531日发布《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提出,聚焦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开展通用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加快组建广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措施。

 

专家认为,当前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机器人产业作为现代工业的关键装备,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协同创新发展的核心衔接点。机器人技术具备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不少国外企业也纷纷开展与我国国内企业的技术合作。目前,各地政府将机器人产业发展作为工作重心,也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升级我国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抢占机器人应用的国内外市场。

 

 

 

 

来源:中国商报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angwen.net.cn/?p=715

Like (0)
Previous 2023年7月4日
Next 2023年7月4日

相关推荐

  • 助力制造企业“鹏城起飞”,2022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将于九月深圳举办

    由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与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2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华南工博会)将于9月14-1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

    要闻 2022年8月4日
  • 中国海洋第一展,定档!

    11月23日-25日,2023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将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和宝安机场鸿洲码头举行。记者昨日从组委会获悉,本届海博会展览面积、展商数量、论坛及配套活动规模等均超越往届。…

    要闻 2023年9月12日
  • 老牌展会,再现“一位难求”

    7月12日至7月15日,第31届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华交会”),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自1991年创办以来,华交会作为国内聚焦纺织服装和轻工产品行业最大的进出口贸…

    要闻 2023年7月7日
  • 会展入门级教程,从第一步开始成为入门级策展人吧~

    展会是参展商提升企业实力和产品的重要方式,具有明确的目标、及时性和有效性。展会成功的基础是展位设计的质量,展位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展会的效果。   展会是一种基于社会关系…

    要闻 2023年5月19日
  • 厦门:加强国际会展合作 深化国际友城交流

        为进一步提升厦门市会展文旅国际化水平,加强国际友城交流,5月7日至16日,厦门市多部门组成招商招展代表团访问德国、法国、塔吉克斯坦,密集对接国际优质会展…

    要闻 2023年5月22日
  • “两个博览会”如何激发体育文旅新活力

      一个“体育微度假”应该有怎样的场景?   “当一家三口抵达旅游目的地,能通过旅行社或其他机构定制体育活动和玩法,例如爸爸去钓鱼、妈妈练瑜伽、孩子跟着小伙伴去越野探宝,然后全家一…

    要闻 2024年10月15日
  • 世博会运营费用,增加约40%

    据《读卖新闻》15日报道,2025年日本大阪·关西世界博览会运营方“日本国际博览会协会”14日称,因警备强化和人工费上涨,世博会运营费用将升至1160亿日元,比当初预定增加了约40…

    要闻 2023年12月16日
  • 江苏会展业如何“展”翅高飞?

    会展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之一。今年以来,各类展会在线下全面复展,各地办展参展热情高涨。会展“热”,折射出中国经济的融融暖意和强大韧性。据省会议展览业协会统计,今年前10个月,江苏共…

    要闻 2023年12月18日
  • 媒体关注:系列展会助力中国稳外贸促消费

      参考消息网4月16日报道 据香港01网站4月14日报道,第135届广交会将于4月15日至5月5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线下展、常态化运营线上平台。设55个展区,展位总数近7.4万个,…

    要闻 2024年4月16日
  • 办好第五届进博会,意义非凡!

    近日,享文初展网获悉,第五届进博会筹备工作正在扎实推进。2022年进博会参展商代表线上交流会5月18日举行,进博会参展商联盟15个专业委员会代表线上出席并讲话。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

    要闻 2022年5月20日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